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Jx L

国际航空公司为何纷纷削减飞往中国的航班



近日,多家国际航空公司相继宣布削减或暂停飞往中国的航班,这一举措引发了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曾经被视为全球航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如今似乎正逐渐失去其吸引力。诸多因素导致国际航空公司在对华航线的经营上愈加谨慎,其中包括需求疲软、政治紧张局势、运营成本上升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近期宣布削减飞往中国航班的航空公司中,新加坡航空公司尤为引人注目。今年春季,该公司暂停了飞往中国两个城市的航班,而在夏季,悉尼至北京的直航服务也宣告暂停。同样,西方航空公司也在逐步缩减对华航线的运营。英国航空公司宣布将于2024年10月底结束其北京航线服务,而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则决定在经营了25年后停止飞往中国的航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航空公司中,目前仅有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还在运营直飞中国首都的航班。


对于暂停对华服务的国际航空公司而言,每家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原因。然而,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提及了几个共同的因素,包括前往中国的旅游需求低迷、日益紧张的国际政治局势、运营成本上升、俄罗斯领空关闭以及新冠疫情后市场恢复缓慢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航空公司在对华航线上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英国航空公司在航线开通几十年后,决定于2024年10月底停飞伦敦希思罗机场至北京的所有航班。这条航线曾因新冠疫情而停飞三年多,直到2023年6月才恢复。然而,尽管航线复航,乌克兰战争后需要绕避俄罗斯领空,加之低迷的旅行需求,使得该公司最终决定停止运营这一航线。同样,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在停止其伦敦至上海浦东的航线时也提到了俄罗斯领空关闭带来的复杂运营问题。


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北京与美国之间的直飞航班数量显得尤为稀少,且这一现象令人感到惊讶。截止到2024年8月,仅有三家航空公司,即中国国航、海南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在北京与美国之间运营六条航线。尽管美国政府在2024年3月将中国航空公司的每周飞行次数限制从35次提高到50次,但这一数字仍远低于疫情之前的每周150个航班。


尽管美方放宽了飞行限制,但美国航空公司仍然仅每周运营35个返程航班,这表明市场需求和运营环境的双重制约依然存在。中美之间航班的减少不仅是市场供需问题,更受到复杂的政治因素影响。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两国之间有限的航班数量部分源于政治原因,而非单纯的市场决定。


与此同时,随着西方航空公司削减飞往中国的航班,中国的航空公司正抓住机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份额。这种转变部分得益于西方航空公司无法飞越俄罗斯领空,而中国航空公司则能够使用该领空,减少了飞行时间和运营成本。OAG高级分析师约翰·格兰特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这一地缘政治优势使得中国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特别是在跨大陆航线的运营中。


这一优势为中国的航空公司提供了拓展国际业务的良机。例如,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等公司纷纷加密了飞往欧美等地的航班,抢占市场份额。这种市场格局的变化,显示出中国航空公司在全球航空市场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后的市场复苏缓慢,导致前往中国的旅游需求持续低迷。尽管全球部分市场已逐渐恢复,但飞往中国的需求仍未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这种需求疲软直接影响了航班的盈利能力,迫使航空公司重新评估其航线的可持续性。此外,国际政治紧张局势也对航空公司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及其他地缘政治因素,使得国际航空公司在运营对华航线时更加谨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航线运营的风险,令航空公司在开辟或维持对华航线时更加保守。


与此同时,运营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航空公司的压力。近年来,燃油价格上涨及其他运营费用的增加,使得航空公司在维持对华航线时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成本上升削弱了航线的利润空间,迫使一些航空公司削减或暂停不再盈利的航线。综合这些因素,国际航空公司不得不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调整其对华航线策略,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1 view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