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Jx L

中国发改委等四部门发文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旨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文件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的作用。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到2030年,实现全面突破,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


首先,要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构建统一规划、架构、标准和运维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管理协同的城市共性支撑平台。鼓励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分析、调度、监管和辅助决策。


其次,要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推进数字技术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提升数据要素应用支撑与服务能力。


同时,促进新型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的数字化场景,推进数字化赋能郊区新城,实现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深化城市场景开放,提升产业聚合力,发展虚拟园区和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在城市治理方面,加强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更新、空间优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社会信用等重大战略和政策的协同。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一网统管”建设,整合状态感知、建模分析、城市运行、应急指挥等功能,实现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研判、协同高效处置。


此外,要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提升“一网通办”效能,拓展涉企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融合,促进优质公共资源跨时空共享,提升服务资源覆盖面和均衡普惠度。


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治理协同水平,打造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数字化监测体系,支撑美丽城市建设。推进绿色智慧协同模式,鼓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倡导绿色出行、数字消费等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居民生活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加强城市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构建全链条、全环节联动应急处置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构建有韧性的城市数据可信流通体系。


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加快建设新型广播电视网络,推进千兆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实现城市算力需求与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高效匹配。推动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低碳效益。


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加快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使用。完善政务数据平台,推进数据资源管理,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价。


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鼓励城市开展管理服务手段、模式和理念的变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创新运营运维模式,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智库和金融机构等组建城市数字化运营生态圈,打造多元参与、供需对接、价值驱动的长效运营机制。


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群数字一体化发展,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统筹推进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协同建设。开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发展数字贸易。


加强组织实施,发挥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各地方要加强领导,推进各项政策措施、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杜绝数字“形象工程”。通过各类资金渠道,加强资金支持,提升市民数字素养。及时总结各地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举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适时面向全国推广。


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城市走向更加智慧、高效和宜居的未来。

0 views0 comments

Komentarze


bottom of page